在繁忙的医院里,作为医检师,我时常面对着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挑战,冠心病以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始终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而心肌缺血,作为冠心病的重要表现之一,其早期识别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心肌缺血的“隐形”之处在于其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患者可能仅感到轻微的胸闷、气短,或是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出现“心前区”的不适感,这些症状虽不起眼,却是心肌供血不足的警报,如何从众多就诊病例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微妙的信号,成为了我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心电图(ECG)检查,我们可以观察到心脏电活动的变化,从而间接评估心肌的血液供应情况,当心肌缺血时,ECG上常会出现ST段压低或T波改变等特征性改变,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可能的血液检测结果,如心肌酶谱的变化,可以进一步确认心肌缺血的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心肌缺血都会在ECG上留下明显痕迹,对于这部分“狡猾”的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超声或更先进的影像学检查如心肌灌注扫描等,则成为我们揭露其真面目的“利器”。
早期识别心肌缺血的微妙信号,是预防冠心病进展为更严重阶段的关键,作为医检师,我们需时刻保持警惕,用专业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警惕冠心病的‘隐形杀手’,学会捕捉心肌缺血的微小信号,早识别、早就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