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其特点是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引发一系列贫血症状,在诊断过程中,如何准确识别缺铁性贫血并与其他类型的贫血相区分,是医检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实验室检查准确评估铁代谢状态?
答案在于综合运用多项指标,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12μg/L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依据,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低于15%也提示缺铁,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和总铁结合力(TIBC)的比值大于0.16,以及骨髓铁染色显示铁幼粒细胞减少或消失,都是支持缺铁性贫血诊断的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指标在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单一指标的异常并不足以确诊缺铁性贫血,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后的随访监测也是不可或缺的,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精准诊断缺铁性贫血需要医检师综合运用多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发表评论
缺铁性贫血的精准诊断需结合病史、血液检查及体征,治疗则以口服补 iron 制剂为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