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其诊断与治疗往往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骨折的愈合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隐藏着诸多“隐形”的威胁,如感染、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这些往往被患者和医护人员所忽视。
问题提出: 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如何有效识别并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回答: 骨折愈合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常规的X光检查监测骨痂形成外,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和体征,若患者术后出现持续的疼痛、肿胀不消、异常活动增加或骨折部位出现异常突起等,这些都可能是感染、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信号。
为预防并发症,首先应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术后,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痂形成,定期复查X光或CT,以精确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对于疑似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血液检查和局部穿刺活检,确诊后给予足量、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对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患者,可考虑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再次手术等方法促进愈合。
营养支持也是促进骨折愈合的关键,建议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以支持骨骼的正常代谢和修复过程。
骨折的愈合并非一蹴而就,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作为医检师,我们不仅要关注骨痂的“可见”变化,更要细心聆听患者的“无声”诉说,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安全地度过这一恢复期。
发表评论
识别骨折愈合并发症,警惕隐形威胁的信号。
骨折愈合非儿戏,隐形威胁需警惕,识别并发症关键在于细心观察与专业评估。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