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需要改善空气质量的情况,尤其是对于那些因疾病而需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环境中的患者,这时,空气清新剂似乎成了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解决方案,作为医检师,我必须提醒大家,使用空气清新剂并非无懈可击。
市面上的许多空气清新剂含有化学成分,如香精、溶剂等,这些成分在挥发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如甲醛、苯等,对敏感人群如哮喘患者、儿童及老年人可能造成健康威胁,虽然它们能暂时掩盖异味,但并不能真正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如何才能真正“清新”医院空气呢?除了定期开窗通风外,使用紫外线消毒灯、臭氧发生器等物理方法更为有效,它们能直接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医院应加强清洁工作,定期对地面、墙面、家具等进行消毒,从源头上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虽然空气清新剂在短期内能带来一定的“清新”感,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和局限性不容忽视,在追求清新空气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科学、安全的方法。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