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日常环境中,门把手作为高频接触的公共设施,往往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一个常见的问题是:门把手如何成为病菌的“集散地”,并可能对医护人员及患者构成健康风险?
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了解门把手表面容易积聚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当携带病原体的患者或访客触碰后,若未及时清洁,下一个接触者就可能通过手部直接接触或间接(如未洗手进食)而感染,特别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群体,这无疑增加了感染风险。
为有效阻断这一传播途径,作为医检师,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湿巾或消毒剂对门把手进行擦拭消毒;2) 鼓励患者及员工在接触门把手后立即洗手;3) 实施“无接触”开门策略,如安装自动感应门或使用脚感开门器;4) 定期对高风险区域进行环境清洁与消毒,包括门把手在内的所有高频接触面。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不仅能有效减少门把手上的微生物负荷,还能为医院营造一个更安全、更卫生的就医环境,小小的门把手,关乎大大的健康安全!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