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如何快速识别与应对?

在众多急性肠道传染病中,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简称“毒痢”)以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而著称,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志贺菌(痢疾杆菌)侵入肠道后,产生的大量内毒素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中毒症状。

问题提出: 毒痢的早期诊断为何如此关键?

回答: 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识别其“假膜样”症状,如高热、头痛、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感冒或其他常见疾病,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循环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对于有腹泻、腹痛症状的患者,特别是儿童及老年人,应高度怀疑毒痢可能,并及时进行粪便培养和血清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上,首要任务是迅速控制感染,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类进行抗感染治疗,给予补液、纠正酸中毒和抗休克治疗,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对于重症患者,还需进行呼吸支持、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措施。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如何快速识别与应对?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早期识别与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作为医检师,我们需保持高度警觉,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3-17 05:30 回复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症状急骤包括高热、惊厥与休克等,快速识别关键:突发高烧伴意识障碍;应对措施需迅速就医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