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这座海滨城市,海鲜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随着夏季的到来,因食用未充分煮熟的海鲜而导致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案例也频频发生,作为一位医检师,我深感有必要提醒公众关注这一健康风险。
问题: 青岛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回答: 青岛作为海产品消费大市,其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感染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每年5月至10月,特别是夏季高温潮湿时期,是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高发期,这主要是因为该菌在温暖的海水中繁殖迅速,而未经彻底烹饪的海鲜,如贝类、海螺、螃蟹等,极易成为其传播媒介。
感染者多出现急性起病,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中毒症状,虽然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老年人、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降低感染风险,作为医检师,我建议市民在享受青岛海鲜的同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彻底烹饪:确保海鲜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煮熟煮透。
2、选择信誉商家:购买来自正规渠道、有卫生许可证的商家产品。
3、个人卫生:处理海鲜前后彻底洗手,使用干净的器具和砧板。
4、冷藏保存:未烹饪的海鲜应尽快冷藏(0-4℃),并尽快食用。
5、留意身体反应:食用后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食用史。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风险,让青岛的美食之都更加安全健康,作为医检师,我呼吁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不忘健康第一的原则,共同守护我们的“舌尖上的安全”。
发表评论
青岛海鲜美味诱人,但享受同时需警惕副溶血性弧菌风险——医检师提醒您安全饮食。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