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检视角寒露时节,如何预防秋寒病的悄然来袭?

随着秋季的深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这一时节,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加大,空气中的湿度也逐渐降低,给人体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医院的医检师,我深知“秋寒病”的预防对于维护患者健康的重要性。

问题: 寒露时节,如何通过医检数据有效识别并预防“秋寒病”?

回答: 寒露时节,医检数据中几个关键指标的异常变化值得关注,体温的监测至关重要,正常体温应维持在36.5℃左右,若出现低于36℃的低温现象,需警惕“秋寒病”的初期症状,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变化可反映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性及是否存在感染风险,血液生化检查中的电解质平衡和血糖水平也需密切关注,因为低温环境下人体代谢减缓,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和低血糖。

针对这些潜在风险,建议大家在寒露时节:

1、适时增减衣物,保持体温稳定;

2、均衡饮食,增加热量摄入,如坚果、根茎类蔬菜等;

3、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滋生;

5、定期进行医检,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更加关注身体状况的变化。

医检视角寒露时节,如何预防秋寒病的悄然来袭?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秋寒病”的发生,让这个寒露时节更加温暖、健康。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7-06 12:26 回复

    医检视角提醒:寒露时节,注意保暖防秋凉侵袭身体机能。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