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这一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性减少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最显著的临床表现之一便是“静止性震颤”,为何这种“静止性震颤”会成为帕金森病的标志性症状呢?
要理解的是,帕金森病患者的脑内多巴胺水平下降,导致基底节区神经元活动异常,这种异常活动在特定条件下(如静止状态)尤为明显,引发了肢体尤其是手指的不自主抖动,即“静止性震颤”,这种震颤在患者休息时出现或更为明显,而在运动时则可能减轻或消失,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
帕金森病的病理变化还涉及到了脑内其他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如乙酰胆碱能系统的过度活跃,这种系统与多巴胺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震颤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最常被提及的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且其出现的时间、程度和形式也可能因人而异,在诊断帕金森病时,医生还会综合考虑患者的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等其他症状和体征。
“静止性震颤”之所以成为帕金森病的标志性症状,是因为它直接反映了患者脑内多巴胺水平的下降和基底节区神经元活动的异常,是该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的一个重要表现。
发表评论
帕金森病中静止性震颤的标志,源于脑内多巴胺不足导致异常神经信号传递。
帕金森病中,静止性震颤之所以成为标志性的症状之一是因为其典型表现为在安静状态下肢体远端出现规律而重复的抖动。
添加新评论